跌宕20年!台州造船业潮起潮落

2017年06月08日 07时 台州商报


5年起步,5年跃进,5年鼎盛,5年萧条,从百花齐放到寒冬凋零
 
编者按
造船业是台州的主导产业之一,曾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 
2008年是个分水岭。受国际金融海啸、航运业运力过剩等因素影响,让台州造船业一度步入“寒冬”。
 
对于台州造船业来说,确实经历波澜壮阔,经历跌宕起伏,经历大起大落。
 
如此形势下的台州船企,要么坚守,要么关停。
 
坚持下来的,正一步步寻求新的突破。
今天起,本报将推出《走进台州造船业》专题报道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篇,为你讲述台州造船业的兴衰史、转型升级之路,以及未来的展望。
 
好不容易送走了连绵雨天,昨天一早,45岁的造船包工头王君标,早早赶到位于温岭松门的世纪船厂。
 
这里有他今年第一艘,也可能是唯一一艘可以造的船。
 
船是连网船,鸡年春节后接的单子,但它能给王君标带来的利润并不可观。
 
对于是否继续从事造船行业,王君标紧锁的眉头,表露了他迷惘而纠结的情绪。
 
回望与这一行密不可分的20多年,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造船学徒,到如今纠结留下还是离开的老包工头,王君标感慨万分。
 
曾经风生水起,曾经百花争放。甜头,苦头,这些都在像王君标那样的一名名台州造船人粗糙的双手间流过。
 
【起步】 造船业悄然兴起
台州造船业的第一个春天,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。
 
以小打小闹为主,造的大多是木制船,那种现在看来十分普通的三米多长的撑砖船,在当时就算是大船了,载重吨位普遍在几百吨,而上千吨位的船舶很少见。
 
在这样一个时间点,20岁出头的王君标出师了,成为了一名造船工人,每天的工资是25元,而那时候工资最高的工人每天能赚30-35元。
 
温岭松门一带,百姓靠海吃海,船,成了必不可少的营生工具,但造船的并不多,“整个松门,当时也就3家造船厂”。王君标说。
 
他记得,当时自己所在的船厂,造了一艘5000吨位的集装箱船(船型 船厂 买卖),年少的他因为参与建造了这艘大船,让他得意了好一阵子。
 
随后的几年里,王君标每年都能参与五六艘船的建造,烧电焊、敲铁板、上船板(产品库 求购 供应),每一道工序他都很熟练,日工资也涨到了40-60元。
 
虽读书不多,但很是聪颖的王君标意识到,台州的造船业正在悄然兴起,“我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开办船厂,但几年的沉淀,让我有了不错的技术。”
 
2000年,借着快速发达的造船业,王君标成为了造船包工头。
 
【跨步】 发展造船业成重头戏
王君标承包的第一艘船是一艘长36米,宽6米的渔轮,建了6个月时间,为他带来了3万元的利润。
 
那一年,他承包了五六条渔轮,年收入达到了十五六万元,尝到了造船的甜头。
 
2003年,世界造船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东亚,民营经济发达、民间资本雄厚、劳动力成本低的中国沿海地区,吸引了越来越多欧洲船主的目光。
 
那年10月,浙江省船舶工业座谈会在舟山召开。会后,台州市举办以“造船”为主题的行业座谈会。
 
市政府和民营造船企业达成共识:小企业尽量扩大规模,大企业努力上新项目,还制定了船舶工业十年规划以及相关政策。
“发展造船业”被列入台州市政府新兴工业发展重头项目。
 
很快的,造船成为了台州最热门的话题之一。不少人开始合伙造船,椒江、路桥、温岭、临海等沿海、沿江区域,多家船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。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不论船厂大小,不说投资多少。
 
2004年,跟王君标年龄相仿的刘程辉,乘着造船业的大跨步,加入了浙江天时造船厂。
 
与王君标不同的是,受过良好教育的刘程辉在造船业从事的是行政工作,他所看到的台州造船业,视角又有所不同。
 
【攀登】 造船人在大潮中尝到甜头
历史数据证明了台州造船业的这段时间的蓬勃——
2004年2月9日,第一艘出口欧洲市场的油轮下水,船舶设备配套国产化程度达91%;2005年7月8日,台州民营造船企业建造的第一艘两万吨巨轮“长峰8”号顺利下水……
 
2005年,全市完成造船471艘,计90余万载重吨,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(其中船舶出口总额近10亿元),从业人员达1.5万人。
 
到2007年底,全市年产值上亿元的造船企业有28家,其中宏信、海丰、天时、振兴等4家船厂年产值超过5亿元。
 
新船供不应求,造船纯利润最少在30%以上,最高在100%以上,那时,造船的钱真是好赚。
 
为了赚得更多的钱,台州当地大多数船厂老板将手伸到了外地,“走”出台州,苏北地区,辽宁营口、盘锦、大连等城市,都开始出现台州民营船厂老板的身影。
 
作为当地较大的造船厂,天时在造船大潮中是受益的。“当时,天时造船厂的订单,可以说接到手软,船厂的工人多达3600多人。”刘程辉说。
 
王君标也说,那几年造船业是香饽饽,普通造船工每天的工资能达到120-150元,而作为包工头的他,年利润已经近30万元。
 
【鼎盛】 在台州造大船很简单
2007年和2008年是台州造船业的辉煌时期,在当时,投资造船业,是一件简单又生钱的事。如炒股一般,许多台州人纷纷投资造船业。
 
成立至今已20多年的浙江方圆造船(位置 评论 新闻 招聘)有限公司,是台州较早的民营造船企业之一,董事长金文林说,2005年到2008年,他每年筹集游资都超过2000万元,而给投资人的回报率更是高达30%左右。
 
台州枫叶船业(位置 评论 新闻)公司从2006年2月开建第一个船台,当年6月建成后投产,之后陆续建设多个船台。
 
2008年,枫叶和天时这样的大船厂,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。而像王君标这样的包工头,也不用担心接不到活,“造船的活一批又一批,我都要挑大船、利润高的来做。”
 
在火热的造船业带领下,台州其他船业相关配套企业也发展起来。2008年,全市专门为造船业服务的配套企业达到70多家,占全省的一半以上,船用产品种类达到40余种。船舶生产所使用的液压舵机、液压锚机、空气压缩机等均能本地生产,大大减少了造船业的采购环节。
 
同时,我市与船舶制造相关的阀(产品库 求购 供应)门与泵类、模具与塑料、普通机械制造、船舶五金等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,为发展船舶工业提供有力的配套支撑,从而形成了高效率、高效益的产业链。
 
同时身为台州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的金文林说,台州造船业市场分工明确,专业化分工清晰,造大船在台州很简单。
 
【饱和】 国际金融海啸重击造船业
这一切的美好,在2008年下半年戛然而止。
 
当时,全市实际从事船舶修造企业83家,上半年完工船舶250艘,产量180万吨,同比增长50%,仍保持全市工业产值产量增幅第一。
 
资料显示,当时,我市造船业朝着“大造船、造大船”的大吨位、大马力、多用途的方向前进,形成了以散货船(船型 船厂 买卖)、集装箱船、危险品船(油轮)、工程船为主的四大船舶体系。
 
“那时候的台州造船业,已经繁盛到一个程度,几近饱和状态。”市海经办工作人员说,而民营企业虽然经营灵活,资金实力毕竟有限,遇到危机时,船企急于抽回资金,减少损失。
 
王君标也被这场危机套住。造船是可以分股份的,一艘在2008年造价1.2亿元的货船,到2009年变成了市值1.1亿元,再过一年只剩1亿元……
 
“当时真是焦头烂额,每个月都在亏损。”王君标说,那艘船最后以9800万元卖了,他因此损失了10多万元。
 
而在刘程辉看来,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于船企的冲击其实并不可怕,因为还有很多余单可做,日子并不难过,很多台州船企是在坚持了4年之后才倒下的。
 
【没落】 订单少、融资难,造船业亟待转型
根据官方数据,近5年来,台州造船业衰弱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 
2011年,全市规模上(2000万元上)造船企业工业总产值135.03亿元,2012年为95.45亿元,2013年为57.24亿元,2014年为59.41亿元,2015年为49.25亿元。
 
市统计局一份台州造船业的最新数据显示,2016年,台州船企工业增加值2.6亿元,规上企业单位28家,平均从业人员3534人。2017年1-4月,船舶相关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为1.76亿元,出口交货值0.67亿元,平均从业人员为2999人。
 
金文林说,从鼎盛时期的大大小小100多家,到目前的三四十家,台州的造船业近几年来很不乐观。
 
订单少、融资难,这是台州造船企业近年来碰到的普遍问题。
 
“即使作为温岭造船业的龙头企业,天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。”刘程辉说,从前是客户争着来造船,抢着早点排上档期,而现在,船企不得不“走出去”,去招揽客户,处于被动状态。
 
王君标无奈地告诉记者,“现在造船包工头不好做,利润越来越薄,人工费越来越高,我想着造好这条船,就真的放弃了。”
从百花齐放,到跌进寒流,台州造船业经历了辉煌与落寞。
 
不过,危机的背后是机遇,严寒度过迎来的是暖春。
 
虽然今年的台州造船业有些许回暖迹象,但真正能改变命运的,关键在于转型升级,寻求差异化生产,找寻新的突破点。
这不,越来越多的台州船企已经在转型的路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