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船舶工业:释放潜能迈向造船强国

2017年10月20日 06时 中港网


近日,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第四次会议在武汉召开,会议以“厚植发展优势,破解发展难题,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行业又好又快发展”为主题、“加快结构调整,引领船舶工业转型升级”为目标,举办专题研讨会,专家们围绕国际新标准和新规范解读、技术变革与智能制造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转型升级、精细化管理与降本增效、名企创新与品牌建设等方面问题深入讨论,中国船舶工业将“渡难关”和“做强船”作为未来几年的核心任务。
 
A、新接订单稳居第一中国造船业后劲十足
“韩国造船业期待已久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落入了中国手中,韩国造船行业普遍感到了‘切肤之痛’。”对于近日法国达飞轮船分别与沪东中华集团、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签署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意向书,韩媒如是评价。
 
与此同时,世界最大水泥运输船圆满交船、亚洲最大改建半潜船顺利交付、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上海建造、世界最大LNG动力汽车运输船建造与设计合同生效……近期,一系列世界之最、亚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订单的落地让中国造船业再次成为全球焦点。
 
上半年,中国骨干船舶企业批量承接8.4万立方米超大型气体运输船(VLGC)、11.5万吨成品油船、1.75万吨化学品船、1.55万吨货物滚装船、1.3万吨甲板运输船和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高技术、高附加值船舶订单。上半年,中国新接船舶订单463万修正总吨,同比增长11.3%,位居全球第一,新船修载比(修正总吨/载重吨)达到0.4,再创历史新高。
 
总体来看,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崛起,从衡量造船业整体发展的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这三大世界造船指标来看,中国造船业已多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。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数据,近5年来,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均稳居世界第一,造船完工量有4年位居世界第一、1年居第二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再次站稳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 
“当前,全球造船业整体表现依旧低迷,市场需求仍不高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中国造船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,十分可贵。而中国企业能成功击败韩国企业拿下大单,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。”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说。

B、转型升级瞄准高附加值产品
全球造船业产业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,欧美、中日韩和新兴造船国家同台竞技,呈现出“橄榄型”的“三个阵营”的竞争格局。同时,需求低位、调转升级、创新驱动、融资难题、风险防控将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未来10-20年面临的“五个常态”。“渡难关”和“做强船”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船舶工业的核心任务。
 
在“渡难关”方面,郭大成指出,“抓订单、抓建造、抓交船”是当务之急。在“做强船”方面,他提出,中国较长一段时间将处于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阶段,应是“最具潜力的发展中造船大国”。
 
郭大成为“做强船”“把脉”,提出要解决好八个方面问题。
 
去产能方面,中国船舶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,但是,化解过剩产能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;在跨界联动方面,要进一步深化与渔业、旅游业、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;在培育新动能方面,要在以绿色引领创新、智能推动创新、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等方面作出努力;在配套方面,要加大科技投入,提高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;在产业链方面,要注重标准先行,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;在军民融合方面,着重破除体制机制不健全、技术转化率低、标准不统一的障碍;在融资方面,要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,最大限度降低杠杆风险;在国际合作方面,要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,以开放、包容、真诚、学习的态度,参与甚至主导船舶行业国际事务。
 
光“做强船”还不够!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,中国造船业正逐步从低附加值市场转向大型邮轮、LN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造船市场。中国骨干船舶企业建造的全球最先进6000吨抛石船、全球首制2.5万吨LNG高压双燃料杂货船、全球最大3.8万立方米乙烯运输船、全球最大2.1万吨水泥运输船、全球最大1.9万吨客箱船、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(FPSO)、半潜式海洋牧场、饱和潜水支持船等一批高端船型和海洋工程装备成功交付船东。2万箱集装箱船顺利出坞,8.5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乙烯运输船开工建造,全球最大非官方医院船等项目有序推进。
 
“当前中企建造的高附加值船舶越来越多,这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,特别是随着国际市场对船舶环保、技术等方面要求的提升,高附加值船舶正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说。

C、中国造船业未来发展可期
“从全球范围来看,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造船大国,而且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、结构体系的改善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需求的加快释放,中国正在加快转向造船强国。”胡文龙说,尽管目前受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,中国造船业面临着订单难接、利润下降、外部风险等问题,但就整体形势而言,中国造船业仍将能保持优势,未来前景依然光明。
 
国外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andMarkets今年6月份发布的《中国造船业研究报告:2017-2021》就预计,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其中,在国际市场上,中国船企拥有比日韩更低的成本优势;与此同时,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。
 
中国造船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。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克拉克松近日表示,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,全球造船业历经约10年产能过剩与贸易活动锐减的打击,如今该行业终于开始出现“根本性的转变”,换句话说,造船业目前正在复苏当中。
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,2017年,全球经济增速有所回升,海运贸易需求略有增长。部分细分船型市场开始出现复苏,成品油船、中小型化学品船、支线集装箱船、液化气船以及特种船舶市场需求空间较大。预计2017年,中国造船完工量约4000万载重吨,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有望比上年增长。
 
面对着总体向好的前景,未来几年,中国造船业到底能够实现怎样的发展?
 
据专家预计,到2020年,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。力争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在“十二五”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,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%和40%左右;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,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%以上;科技创新能力进入世界造船先进行列。